第六章 堅持嚴密黨的組織體系
一 、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我們黨建立了包括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在內的嚴 密組織體系,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黨都不具有的 強大優勢。黨的各級組織都健全、都過硬,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組織體系,黨的領導才能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這就是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強調“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的道理所在。
黨中央是黨的組織體系的大腦和中樞,必須有定于一尊、一錘定音的權威。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在黨的組織制度中,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 的中央委員會是黨的最高領導機關,中央委員會、 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是黨的組織體 系的大腦和中樞,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重大工作實 行集中統一領導,涉及全黨全國性的重大方針政策 問題只能由黨中央作出決定和解釋。黨中央集中統 一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加強和維護黨中央 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黨共同的政治責任。
中央和國家機關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 “最初一公里”,不能出現“攔路虎”。中央和國家機 關離黨中央最近,服務黨中央最直接,是踐行“兩 個維護”的第一方陣。如果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 策在中央和國家機關失之毫厘,到了基層就可能謬 以千里;如果貫徹落實的第一棒就掉了鏈子,“兩個 維護”在“最先一公里”就可能落空。
中央和國家 機關要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上作表率,建設講政治、守紀 律、負責任、有效率,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 滿意的模范機關;要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上當好排頭兵,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 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重大原則、重大舉措、根本 保證,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上走在前、作示范;要帶頭做到“兩個維護”,帶頭 深化理論武裝,帶頭夯實基層基礎,帶頭正風肅紀 反腐,全面提高機關黨建質量。
地方黨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中間 段”,不能出現“中梗阻”。省、市、縣三級地方黨 委在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黨的奮斗目標 實現上居于關鍵位置、負有重大責任,在本地區總 攬全局、協調各方,按照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 略布局,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 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對本地區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 行全面領導,對本地區黨的建設全面負責。地方各 級黨委要成為堅決聽從黨中央指揮、管理嚴格、監 督有力、班子團結、風氣純正的堅強組織。
基層黨組織是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出現 “斷頭路”。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黨 執政大廈的地基,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 計和固本之策。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擔負著直 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 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
黨組是黨對非黨組織實施領導的重要組織形式, 在黨的組織體系中具有特殊地位,要在批準其設立 的黨組織領導下,在本部門本單位發揮好把方向、 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確保黨中央和上級黨 組織決策部署在本部門本單位貫徹落實。
黨的各級紀委是黨內監督專責機關,是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 專門力量,必須強化職能定位,全面監督執紀問責, 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檢查黨的路線方針 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協助黨的委員會推進全面 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 推動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堅決維護黨章黨規黨 紀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黨的工作機關是黨實施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 的政治機關,主要包括辦公廳(室)、職能部門、辦 事機構和派出機關,必須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決策部署,實施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 設,推進黨的事業。
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和黨的活動的主體,每 個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強化黨的意識和組織觀 念,自覺做到思想上認同組織、政治上依靠組織、 工作上服從組織、感情上信賴組織。所有黨組織和 全體黨員都必須牢固樹立一盤棋意識,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齊心協力、步調一致開展工作,形成黨的組織體系整體合力。
二 、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
政治屬性是黨組織的根本屬性,政治功能是黨組織的基本功能。組織功能服務于政治功能,是發揮黨組織政治功能的基礎和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各級黨組織 要履行黨章賦予的各項職責,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把各領域廣大群眾組 織凝聚好。堅持黨的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充分發 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將 其轉化為發展優勢和治理效能,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
正確政治路線決定正確組織路線,正確組織路線服務保證正確政治路線。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根本目的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堅強保證。要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引導各級黨組織和 廣大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 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建立健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健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重大工作的體制機制,完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 部署貫徹落實的督查問責機制,完善地方黨委、黨組、黨的工作機關實施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建立健 全國有企業黨委(黨組)和農村、事業單位、街道社區等的基層黨組織發揮領導作用的制度規定,切實把 黨的領導落實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 治國治軍等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貫徹民主集中制,創新和改進領導方式,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
組織是“形”,思想是“魂”。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既要“造形”,更要“鑄魂”。各 級黨委及其組織部門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特別是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武裝, 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武器,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運用能力,共同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推進新時 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踐力量。要自覺 用黨的科學理論指導黨的組織建設,結合新的實際 推進改革創新,使各項工作更好體現時代性、把握 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 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必須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持以 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做到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要在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提高基層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補齊基層黨組 織領導基層治理短板,夯實基層基礎。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建立黨組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履責、各類組織積極協同、群眾廣泛參與、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推進黨建工作理念創 新、機制創新、手段創新,把管理寓于服務之中。
積極發展基層民主,健全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增強 城鄉社區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實效。全面建立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推動編制和工作力量下沉,優化基層治理 和服務資源配置,著力解決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 等突出問題,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賦能。
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贏得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擁護。真抓實干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 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辦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鞏固黨長期執政的群眾基礎。
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 善于用黨的奮斗目標鼓舞人、激勵人、感召人,調 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 力量,推動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 處使。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用中國精神激發中國力量,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創造中華民族新的偉業。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拓展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 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務,管理社會事務。基層黨組織要擔負起組織、宣傳、 凝聚、服務群眾的職責,發揮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廣大基層群眾團結凝聚起來,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三 、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
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 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基層黨組織組織能力強不強,抓重大任務落實是試金石,也是磨刀石。各級黨組織都要重視基層、關心基層、支持基層,加強帶頭 人隊伍建設,推動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確保基層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讓黨的旗幟在每一個基層陣地上都高高飄揚起來 。
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村級組織體系,不斷優化帶頭人隊伍,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注重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到農村基層鍛煉成長,持續整 頓軟弱渙散農村基層黨組織,更好地把廣大基層群 眾組織起來、動員起來、凝聚起來。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
要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把村級自治組織、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組織、各類社會組織等緊緊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市縣兩級更要把 “三農”工作作為重頭戲,花大精力來抓,特別是縣委書記要當好“一線總指揮”,不重視“三農”的書記不是好書記,抓不好農村工作的書記不是稱職的書記。全面培訓提高村黨組織班子領導鄉村振興能力,提高“三農”工作本領,改進工作作風,打造 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有領導農業強 國建設能力的“三農”干部隊伍。著力培養引進一 批鄉村人才,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 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著力打造一支沉得下、 留得住、能管用的鄉村人才隊伍。
不斷完善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規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創新鄉村治理抓手載體,完善推廣積分制、清單制、 數字化、接訴即辦等務實管用的治理方式,堅持和 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 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切實加強邊疆民族地區基層黨建工作,筑牢服務群眾、 維護穩定、反對分裂的堅強戰斗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