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喜歡仁德但不喜歡學習,它的弊病是愚而不明。喜歡聰明卻不愛學習,它的弊病是放蕩不羈。喜歡誠信卻不愛學習,它的弊病是危害自己。喜歡直率卻不愛學習,它的弊病是偏激尖刻。喜歡勇敢卻不愛學習,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亂。喜歡剛強卻不愛學習,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六言六蔽說的就是不管多好的品質,只要你不好學,都會干化、硬化,最后成為不好的東西。一個人不論怎么具備仁德、聰明、誠信、正直、勇敢、剛強等美德,如果不好學就會走向反面,可見好學之重要。要終生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人無生而知之者。如果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做成一定的事業,卻又不學習,是不可能實現的。一個人資質再好,就猶如子路口中的竹子,如果不經過學習、打磨,也不可能成為戰士作戰的弩箭,實現自我價值的飛躍。古今中外,從來只有刻苦學習以取得大成就的,不學自通者向來只能存在于神話傳說中。學習砥礪人生,面對各種挑戰,學習至關重要。中國傳統的教育讓我們在有限學習生涯中‘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頭埋頭苦讀攻克背誦的難關,卻脫離了在社會實踐中學習,一個人不是看他對知識了解多少,而是看他在現實社會中如何服務大眾。因此,在實踐中學習,才能創透出無愧于時代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