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杜甫齊名,是唐朝詩壇三大天王級人物。白詩以通俗易懂,貼近現實而大受歡迎。-時還遠播日本,比老大李白還流行,在日本平安時代,日本文人爭相借鑒白居易的詩進行模仿,搞得一時“京都紙貴”
白居易的詩歌成就主要就是“諷諭詩”, 這些針砭時弊,反映民生疾苦和社會現狀的詩如《賀雨詩》《哭孔戡詩》 《秦中吟》《登樂游園》 《宿紫閣村》 《秦中吟》 等”新樂府”題材的詩歌,并以《賣炭翁》《長恨歌》《琵琶行》 奠定了他詩壇現實主義天王的地位。
李都尉古劍是白居易作于元和初任左拾遺、翰林學士時。此為詠史之作,李都尉指李陵,漢武帝時為騎都尉。此詩借詠李陵古劍“愿快直士心,將斷佞臣頭”,表達了自己不畏強暴、堅持原則的信念,歌頌了剛正不阿、寧折不變的品格。潘德輿說:“白詩雖時傷淺率,而其中實有得于古人作詩之本旨,足以扶人識力,養人性天,不可不分別擇出以求益焉。如《古劍》詩……心甚淡,節甚峻,識甚遠,信有道者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