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政以德”,強調的是以道德為根本,引領政治實踐。在古代,賢明的君主無不將德行視為治國的核心。周文王禮賢下士,廣施仁德,贏得百姓的衷心擁護,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業;漢文帝、漢景帝推行 “與民休息” 政策,倡導節儉,以身作則,開創了 “文景之治” 的盛世局面。他們深知,統治者的德行如同春風化雨,能潤物無聲地影響著整個社會。當統治者心懷仁德,以民為本,制定政策便會從百姓的利益出發,關注民生疾苦,致力于解決百姓的實際問題。如此一來,百姓生活安定富足,自然會對統治者心悅誠服,社會也會更加和諧穩定。
在當今時代,“為政以德” 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現代社會的管理者而言,道德品質是其執政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具備高尚道德情操的領導干部,會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廉潔奉公,堅決抵制各種誘惑,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他們會將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積極主動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無數基層干部堅守崗位,不顧個人安危,深入社區、鄉村,為群眾提供物資保障、醫療服務,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 “為政以德” 的內涵,贏得了群眾的贊譽和信任。
反之,如果管理者缺乏道德底線,以權謀私,貪污腐敗,不僅會損害群眾的利益,還會嚴重破壞政府的公信力,動搖社會穩定的根基。一些官員因貪污受賄而受到法律制裁,他們的行為不僅讓自己身敗名裂,也讓群眾對政府的工作產生質疑,影響了政府政策的順利推行。由此可見,“為政以德” 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政府有效治理的關鍵。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形象地描繪出以德治國所達到的理想境界。當統治者以道德為引領,就如同北極星一般,安守其位,散發光芒,周圍的星星都會圍繞著它運轉。在一個以德為導向的社會中,人們會自覺地遵循道德規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誠信、友善、互助等美好品德會在社會中廣泛傳播,人們相互關愛、相互幫助,共同營造出一個溫馨和諧的社會環境。這種道德的力量,比法律的強制約束更能深入人心,更能從根本上促進社會的長治久安。
“為政以德” 不僅是一種治國理念,更是一種責任與擔當。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統治者和管理者都應該將道德修養放在首位,不斷提升自己的品德境界,以高尚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凝聚人心,引領社會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讓 “眾星共北辰” 的美好圖景成為現實。
行政部 夏慎
2025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