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來自西藏班高中女孩的信靜靜躺在案頭:“我不能保證以后能夠像您這樣成功,但等我步入社會,我會盡我所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的信箋,巫世峰每年都會收到很多。
巫世峰夫婦帶著孩子和受資助萬安中學及洪山高中西藏班學生代表合影
去年12月,武漢理工大學校友會會議現場,中乾立源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巫世峰向母校捐贈100萬元用于工程管理專業學科建設。作為武漢理工大學杰出校友,巫世峰同時當選為校友會新一屆理事會成員。
捐贈儀式現場
這位身兼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三級政協委員、武漢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會長的企業家,在工程咨詢領域打造出全國百強企業的同時,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公益行動詮釋著理工大人的社會責任。
他的公益足跡從贛南山區延伸到青藏高原,從抗疫戰場延伸至高校課堂,累計捐款捐物近千萬元,直接資助貧困學子超兩千人。在武漢理工大學校園里,他捐贈的會議室已成為校友情誼的象征。
01 苦難求學路,鑄就理工情懷
從贛南山區到武漢高校,巫世峰的求學之路寫滿艱辛。出生于江西吉安萬安縣麻溪村的他,童年時因交不起6元學費兩次輟學。高中三年,母親釀制的霉豆腐辣醬是他唯一的菜肴,口腔因此長期潰瘍。
1994年,20歲的巫世峰進入武漢工業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學習。大學期間,他勤工儉學維持生計:抄寫廣告信封每封僅2分錢,發傳單遭盡冷眼,寒冬賣報凍僵在雪地中被好心人救醒。
“只有失去過,才懂得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巫世峰曾這樣回憶自己的求學歲月。這種對知識的渴望伴隨他一路從本科攻讀到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并延伸到清華大學總裁班、北京大學歷史系的深造。
即使在工作后,學習仍是他的首要追求。這種持之以恒對知識的執著,奠定了他后來“打造百年學習型企業”的核心理念。
02 公益二十年,大愛照亮求學夢
從創業之初至今,巫世峰的公益之路已走過二十載。在他的集團,每家分公司每年必須完成至少一項公益事業。財富對他而言,“更像是一份幫助更多人的責任”。
2015年,巫世峰與母校萬安中學簽訂“十年助學”計劃,每年資助50名貧困學生,每人2000元助學金。對考上大學的優秀學子,他繼續開展“大學圓夢”助學數百人。同年,他與洪山高中西藏班簽下第二個十年之約,同時在這個班里,同妻子一起結親結對幫扶四名藏族學生當他們的阿爸阿媽,對他們視如己出,2018年起每年提供5萬元教學經費。
巫總夫婦帶著兒子和流溪小學四年級小學生合影
2022年兒童節,巫世峰第三次前往宜昌市流溪小學,帶去16臺筆記本電腦及學習用品,這是他捐建該校避寒設施后的又一項持續十年的幫扶計劃。
2020年武漢疫情期間,巫世峰捐款捐物近500萬元,榮獲民建中央“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稱號。他的善行帶動了一批企業家加入公益行列,正如他常說的:“企業家的價值,不是看你有多少錢,而是來自于社會的認可,這種認可就在于你為社會貢獻了多少力量”。
03 心系母校發展,共育時代新人
作為武漢理工大學培養的博士,巫世峰始終心系母校發展。2023年4月,他捐贈裝修的人事處會議室正式揭牌,開創了校內會議室裝修捐贈的先河。去年底的百萬捐贈更將用于支持工程管理專業學科建設與產學研協同創新。
去年4月29日,巫世峰作為“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回到母校,參加“勞動筑夢,青年逐光”主題教育活動。面對年輕學子,他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勉勵青年學子踐行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勇擔時代使命。
武漢理工大學“勞動筑夢,青年逐光”主題教育活動現場巫總發言
在中乾立源公司,巫世峰將理工大人的學習精神轉化為企業文化:員工每天晨讀40分鐘國學;專升本學費全報;考研成功返校加薪。“錢不是重點,我想在公司形成一股學習風、考試風。”他這樣闡釋自己的理念,“做百年企業,我能想到的方式只有讀書!”
授人以漁的智慧在巫世峰的公益實踐中閃耀。在流溪小學,他捐贈的筆記本電腦讓孩子們“通過互聯網看到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在萬安中學,他設立的助學金使數千名貧寒學子得以繼續學業。
如今,這位榮獲“全國學雷鋒愛心人士”稱號的企業家,依然堅守著與洪山高中西藏班的十年之約。當妻子擔憂經費問題時,他的回答堅定如初:“哪怕是賣房子,也要兌現承諾”。
在武漢理工大學校園,巫世峰捐贈的會議室靜靜見證著更多校友情誼的延續,而他百萬捐贈支持的工程管理學科建設,正孕育著新一代工程建設人才。巫世峰用行動詮釋著理工大人的社會責任,他的故事仍在這所培養了他的大學里流傳、生長。
那位曾寫信的藏族女孩如今已邁入大學校園,她的承諾正在實現——今年春天,她開始資助和曾經的她一樣求學困難的學生。巫世峰收到消息時,只微笑說:“慈善的星火,終成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