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將家風建設提升至國家治理的高度。新時代的家風,既要傳承“修身齊家”的傳統智慧,更需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石。
家風緊系國風,小家大義顯擔當。 從抗疫期間無數家庭“舍小家為大家”的堅守,到鄉村振興中三代人接力駐村的奉獻,家風不僅是私德涵養,更是家國情懷的生動實踐。新時代家風建設需以“愛國愛家、向上向善”為內核,引導子女將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業。
創新傳承,激活家風時代能量。北京冬奧“冠軍家庭”的拼搏故事、浙江“最美家庭”的數字公益實踐啟示我們:當代家風建設需與時俱進。通過“紅色家書共讀”“綠色低碳生活打卡”等新形式,讓家風教育更貼近青少年話語體系,在親子互動中厚植文化自信。
制度護航,涵養社會文明細胞。《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兩周年之際,各地涌現“社區家風館”“家風積分制”等創新舉措,彰顯“家事即國事”的治理智慧。當千萬家庭自覺踐行“儉以養德”“誠以立身”,匯聚的正是強國建設的磅礴精神力量。
家風正,則民風淳;家教優,則國運興。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每個企業、每個家庭都應成為新時代精神的培育者、傳播者,讓好家風化作滋養社會進步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