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件普及政治宣傳
開一萬個法政學校,能不能在這樣短時間內普及政治教育于窮鄉僻壤的男女老少,像現在農會所做的政治教育一樣呢?我想不能吧。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打倒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紳,這幾個政治口號,真是不翼而飛,飛到無數鄉村的青年壯年老頭子小孩子婦女們的面前,一直鉆進他們的腦子里去,又從他們的腦子里流到了他們的嘴上。比如有一群小孩子在那里玩吧,如果你看見一個小孩子對著另一個小孩子鼓眼蹬腳揚手動氣時,你就立刻可以聽到一種尖銳的聲音,那便是:“打倒帝國主義!”
湘潭一帶的小孩子看牛時打起架來,一個做唐生智,一個做葉開鑫〔19〕,一會兒一個打敗了,一個跟著追,那追的就是唐生智,被追的就是葉開鑫。“打倒列強..”這個歌,街上的小孩子固然幾乎人人曉得唱了,就是鄉下的小孩子也有很多曉得唱了的。
孫中山先生的那篇遺囑,鄉下農民也有些曉得念了。他們從那篇遺囑里取出了“自由”、“平等”、“三民主義”、“不平等條約”這些名詞,頗生硬地應用在他們的生活上。一個紳士模樣的人在路上碰了一個農民,那紳士擺格不肯讓路,那農民便憤然說:“土豪劣紳!曉得三民主義嗎?”長沙近郊菜園農民進城賣菜,老被警察欺負。現在,農民可找到武器了,這武器就是三民主義。當警察打罵賣菜農民時,農民便立即抬出三民主義以相抵制,警察沒有話說。湘潭一個區的農民協會,為了一件事和一個鄉農民協會不和,那鄉農民協會的委員長便宣言:“反對區農民協會的不平等條約!”
政治宣傳的普及鄉村,全是共產黨和農民協會的功績。很簡單的一些標語、圖畫和講演,使得農民如同每個都進過一下子政治學校一樣,收效非常之廣而速。據農村工作同志的報告,政治宣傳在反英示威、十月革命紀念和北伐勝利總慶祝這三次大的群眾集會時做得很普遍。在這些集會里,有農會的地方普遍地舉行了政治宣傳,引動了整個農村,效力很大。今后值得注意的,就是要利用各種機會,把上述那些簡單的口號,內容漸漸充實,意義漸漸明了起來。
第九件農民諸禁
共產黨領導農會在鄉下樹立了威權,農民便把他們所不喜歡的事禁止或限制起來。最禁得嚴的便是牌、賭、鴉片這三件。
牌:農會勢盛地方,麻雀、骨牌、紙葉子,一概禁絕。
湘鄉十四都地方一個區農會,曾燒了一擔麻雀牌。
跑到鄉間去,什么牌都沒有打,犯禁的即刻處罰,一點客氣也沒有。
賭:從前的“賭痞”,現在自己在那里禁賭了,農會勢盛地方,和牌一樣弊絕風清。
鴉片:禁得非常之嚴。農會下命令繳煙槍,不敢稍違抗不繳。醴陵一個劣紳不繳煙槍,被捉去游鄉。
農民這個“繳槍運動”,其聲勢不弱于北伐軍對吳佩孚、孫傳芳〔20〕軍隊的繳槍。好些革命軍軍官家里的年尊老太爺,煙癮極重,靠一桿“槍”救命的,都被“萬歲”(劣紳譏誚農民之稱)們繳了去。“萬歲”們不僅禁種禁吃,還要禁運。由貴州經寶慶、湘鄉、攸縣、醴陵到江西去的鴉片,被攔截焚燒不少。這一來,和政府的財政發生了沖突。結果,還是省農會為了顧全北伐軍餉,命令下級農會“暫緩禁運”。但農民在那里憤憤不樂。
三者以外,農民禁止或限制的東西還有很多,略舉之則有:
花鼓。一種小戲,許多地方禁止演唱。
轎子。許多縣有打轎子的事,湘鄉特甚。農民最恨那些坐轎子的,總想打,但農會禁止他們。辦農會的人對農民說:“你們打轎子,反倒替闊人省了錢,轎工要失業,豈非害了自己?”農民們想清了,出了新法子,就是大漲轎工價,以此懲富人。
煮酒熬糖。普遍禁止用谷米煮酒熬糖,糟行糖行叫苦不迭。衡山福田鋪地方,不禁止煮酒,但限定酒價于一極小數目,酒店無錢賺,只好不煮了。
豬。限制每家喂豬的數目,因為豬吃去谷米。
雞鴨。湘鄉禁喂雞鴨,但婦女們反對。衡山洋塘地方限制每家只準喂三個,福田鋪地方只準喂五個。好些地方完全禁止喂鴨,因為鴨比雞更無用,它不僅吃掉谷,而且搓死禾。
酒席。豐盛酒席普遍地被禁止。湘潭韶山地方議決客來吃三牲,即只吃雞魚豬。筍子、海帶、南粉都禁止吃。衡山則議決吃八碗,不準多一碗。醴陵東三區只準吃五碗,北二區只準吃三葷三素,西三區禁止請春客。湘鄉禁止“蛋糕席”――一種并不豐盛的席面。湘鄉二都有一家討媳婦,用了蛋糕席,農民以他不服從禁令,一群人涌進去,攪得稀爛。湘鄉的嘉謨鎮實行不吃好飲食,用果品祭祖。
牛。這是農民的寶貝。“殺牛的來生變牛”,簡直成了宗教,故牛是殺不得的。農民沒有權力時,只能用宗教觀念反對殺牛,沒有實力去禁止。農會起來后,權力管到牛身上去了,禁止城里殺牛。湘潭城內從前有六家牛肉店,現在倒了五家,剩下一家是殺病牛和廢牛的。衡山全縣禁絕了殺牛。一個農民他有一頭牛跌脫了腳,問過農會,才敢殺。株洲商會冒失地殺了一頭牛,農民上街問罪,罰錢而外,放爆竹賠禮。
游民生活。如打春、贊土地、打蓮花落,醴陵議決禁止。各縣有禁止的,有自然消滅沒人干這些事的。有一種“強告化”又叫“流民”者,平素非常之兇,現在亦只得屈服于農會之下。湘潭韶山地方有個雨神廟,素聚流民,誰也不怕,農會起來,悄悄地走了。同地湖堤鄉農會,捉了三個流民挑土燒窯。拜年陋俗,議決禁止。
此外各地的小禁令還很多,如醴陵禁儺神游香,禁買南貨齋果送情,禁中元燒衣包,禁新春貼瑞簽。湘鄉的谷水地方水煙也禁了。二都禁放鞭炮和三眼銃,放鞭炮的罰洋一元二角,放銃的罰洋二元四角。七都和二十都禁做道場。十八都禁送奠儀。諸如此類,不勝枚舉,統名之曰農民諸禁。
這些禁令中,包含兩個重要意義:第一是對于社會惡習之反抗,如禁牌賭鴉片等。這些東西是跟了地主階級惡劣政治環境來的,地主權力既倒,這些東西也跟著掃光。第二是對于城市商人剝削之自衛,如禁吃酒席,禁買南貨齋果送情等等。因為工業品特貴,農產品特賤,農民極為貧困,受商人剝削厲害,不得不提倡節儉,借以自衛。至于前述之農民阻谷出境,是因為貧農自己糧食不夠吃,還要向市上買,所以不許糧價高漲。這都是農民貧困和城鄉矛盾的緣故,并非農民拒絕工業品和城鄉貿易,實行所謂東方文化主義〔21〕。農民為了經濟自衛,必須組織合作社,實行共同買貨和消費。還須政府予以援助,使農民協會能組織信用(放款)合作社。如此,農民自然不必以阻谷為限制食糧價格的方法,也不會以拒絕某些工業品入鄉為經濟自衛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