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晨讀環節,公司員工集體學習了《如何理解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篇文章介紹了法律在國家治理中的主要作用,并從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通過誦讀,我對法治理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中國的法治建設,沒有照搬西方,而是在逐步探索和實踐中,總結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法治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個科學體系包括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以及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五大體系,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方面全面構建了法治建設的保障機制。這套體系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發揮法治對道德的保障作用,強化道德對法治的支撐作用,實現良法和美德的相互補充、法治和德治的效果集成,充分體現了“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這一精辟論斷。
《史記·商君列傳》記載,春秋戰國時,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為了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諾: “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但所有民眾都不信,直到將賞金提升至五十金時,才有一壯士嘗試,商鞅如約賞給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取得了民眾對商鞅的信任,并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來。
毛澤東同志讀高中時,就借用商鞅徙木的故事總結道:“法令者,代謀幸福之具也。”這說明即使在一百多年前的舊中國,法治已經在廣大仁人志士心中占據了重要位置。而今新中國已經走過了75年的征程,面臨紛繁的國際形勢,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法治的作用必將更加突出,法治中國建設必將加速推進。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法治距離我們并不遙遠,社會運行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法治、規范的約束。法律就是把普世的、重要的道德觀念寫成條文,道德就是藏在我們心里的法律。作為公民,只有深刻領悟法治的重要性,并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堅守公平正義,才能在法律的保護下得以安居樂業,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取得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