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時間匆匆,春風秋雨,花開花謝,生命在這無聲的流逝中,漸漸鋪展開來。有人鐘情于憂傷,為逝去的春光悲嘆,為落英繽紛而黯然神傷;而有人則淡然從容,享受當下的美好,因為他們懂得,珍惜現在的一切,知足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有些人心胸狹窄,永遠覺得自己得到的太少,總是向往著別人所擁有的,仿佛永遠也填補不滿足的心靈缺口。他們如同蛇吞象,貪心不足,結果只有自己受苦。追逐名利一直是他們的夢想,雖然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他們或許會得到一時的滿足,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焦慮和煩惱。即便后來成功地攀上了名利的高峰,他們所感受到的,卻只是一種空虛和不快樂。他們或許曾經放棄了親情、友情,但等到一切都已成為過往,他們才恍然大悟,珍貴的東西已經不復存在,只剩下空洞的悲嘆。因此,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知足常樂,不要陷入永無止境的欲望旋渦,否則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悔恨之中。
知足者富,當我們學會滿懷感恩,去珍惜身邊的一切時,生活便會充滿陽光和快樂。唐伯虎在“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中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滿足與快樂,他放下了世俗的浮華,選擇了平淡的田園生活,因而獲得了內心的寧靜與滿足。納蘭容若也曾以“賭書消得潑茶香”展現了對簡單生活的熱愛與滿足。蘇軾更是以“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態度,面對人生的起起落落,不失樂觀與豁達,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令人欽佩。而柳永更是在受挫之后,選擇了順應命運,放下世俗的浮華,追尋內心的真實與純粹,在淺斟低唱的生活中找到了生命的滿足與意義。他們懂得知足,所以才能常樂。
人生如夢,我們都是夢的主人。如果我們能帶著微笑去面對人生的起伏,學會珍惜身邊的一切,尤其是親情和友情這些珍貴的情感,那么即使是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絲一縷,都能讓我們感到幸福與滿足。因為,只有懂得知足,才能真正擁有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