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篇是《論語》的第一篇,涵蓋諸多方面的內容,從學習到道德修養,從孝悌到忠信,從君子到君主其實講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雖為學而,但并不僅局限于學習知識,更多的是強調個人品德的修養。而孔子總結出的人生哲理也同樣可以運用于工作當中。
列如“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ㄑ郧烧Z,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儒家崇尚質樸,反對花言巧語;在工作中說話應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后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而在讀到“夫子溫良恭儉讓”。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梢悦鞔_的體會到這五種品德,體現了人的本性之美,因此不論到什么時候都是我們修身養性的標準,是我們應該繼續傳承下去的美德。
《論語》為政篇,是學而篇的一個延續,學習之初要有美德,學習運用中,美德之用也是無法或缺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談論學習的名言,無論做什么,都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都是學習、實踐、思考,再學習、再實踐,在思考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學與思的結合,只有如此才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因此德是做人之先,成事之基,學與思是達到成事目的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