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10月25日16:00
此刻,你聽到了嗎
在武漢上空再度響起的防空警報聲
1938年10月25日
武漢被日軍侵占,城市淪陷
79年前的這一天
成為武漢歷史上最痛苦的一頁
從2004年開始
武漢每年都會在這一天這一刻
以這樣的方式警示人們
這是銘記歷史的警報
也是以史為鑒的警鐘
更是珍愛和平的呼聲
歷史年輪倒回至1938年
10月25日晚10時許
日本第11軍第6師團第23聯隊率先進入漢口城區
武漢失守
從此被日軍占領長達7年
這座城市的人民飽受侵略者蹂躪
日本華中派遣軍司令畑俊六率部占領武漢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武漢曾經經歷過的苦難,我們應該記住。(《防空警報為何響起?武漢人請記住這個特殊的日子!》)
我們同時也應記住,從武漢淪陷之日上溯的4個月里,有一場中國人唱響的英雄壯歌--武漢會戰,保衛戰時首都。
圖為中國軍隊的機槍陣地
當時,華東重鎮相繼陷落,華中岌岌可危,侵華日軍直指華中腹地武漢。
日軍認為,攻克武漢對中國而言,意味著喪失湖南、湖北糧倉地帶和中國內地唯一大經濟中心,不但會造成中國經濟自給困難,同時還可阻斷具有軍事和經濟價值的粵漢鐵路。
作為戰略應對,國民政府也制定了保衛武漢的作戰計劃,確定戰略方針:立足外線,保持部隊高度機動性,利用地形和工事,逐漸抵抗日軍并消耗其實力,以空間換取時間,以此轉變敵攻我守的戰爭態勢。
1938年6月,武漢會戰爆發,中國軍隊沿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層層設防,頑強阻擊日軍。
中國空軍和海軍也積極參與作戰,時任中山艦艦長薩師俊率艦駐防武漢長江上下游,協同其他戰艦共炸沉、擊毀日軍艦船19艘。
1938年10月24日下午15時許,中山艦在巡航時,突遇六架敵機輪番攻擊。艦長在內25人在作戰中犧牲,中山艦沉沒在波濤之中。
59年后的1997年1月28日,中山艦在武漢被打撈出水,并被運至湖北造船廠修復。如今,中山艦陳列于武漢江夏金口鎮中山艦博物館內,用它滿身的彈孔向人們訴說中國軍人不屈的精神。
整個武漢會戰中,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大小戰斗共計數百次。
1938年7月26日,九江失守。8月1日,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岳奉命指揮九江至南昌以及鄱陽湖周圍戰事。他率領10萬中國軍隊,在江西省德安城西北20余公里的萬家嶺一帶,圍殲日本軍隊第106師團大部,斃傷日軍萬余人,史稱萬家嶺大捷,它極大地增強了中國軍隊的抗日信心。
日軍沿江西犯,坐落于湖北武穴市(前廣濟縣)田家鎮,成為拱衛武漢的又一道屏障,其得失將直接影響武漢的安危。1938年7月中旬,李延年負責防守此地,8月30日,日軍第6師團向廣濟縣城發動進攻,廣濟田家鎮保衛戰正式開始。中國軍隊經過一個多月艱苦戰斗,雖以失敗告終,但成功延緩日軍向武漢推進的速度,為在漢工業內遷爭取到有利時間,讓武漢三鎮200多家工廠、100多家廠礦、10萬多噸物資成功向西遷移和拆運,從而最大程度上保存了中國抗日的工業實力。
1938年10月下旬,日軍已逼近武漢近郊。中國軍隊在漢口北郊打響岱家山阻擊戰,面對日軍瘋狂進攻,在裝備居于劣勢的情況下,中國軍隊利用工事拼死抗擊。在完成預定任務后,中方撤出戰斗,標志著武漢會戰結束。
歷史這樣書寫: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戰略防御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當時武漢的防空武器“大耳朵”和“大眼睛”
日軍雖然攻占了武漢,但有生力量被大大消耗,其速戰速決的企圖并未達到。此后,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武漢會戰中國士兵向敵軍開炮。
中國軍人頑強抵抗日軍進攻,中國老百姓也自發支援抗日。
東北、華北、華東及平、津、滬寧等地大批愛國知識分子、青年學生云集武漢,他們先后組織了武漢青年救國團等幾十個抗戰群眾團體。
1938年7月7日,為支持抗戰,周恩來、郭沫若在武漢倡議發起百萬大獻金運動。
據當時報紙刊載:參加獻金的有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有幾歲孩童,人們爭先恐后,把獻金臺圍得水泄不通。漢陽一鄉民獻出祖傳元寶,武昌乞丐所全體乞丐自動絕食一天,獻金40元。漢口各店主為全體店員捐獻一月薪金,各房東捐房租一個月,共計40萬元。三鎮幾十家戲院近3000名演職員不取報酬,捐出全部收入……
原計劃3天的獻金活動,因群眾愛國熱情高漲延長了2天。5天里,武漢市民獻金,包括獻物折合,總計超過100萬元。
武漢會戰中兒童在宣傳獻金救國
同樣,我們還應該牢記,武漢淪陷之后,中國軍隊繼續頑強抗戰,在湖北境內先后發起了隨棗會戰、棗宜會戰、石牌保衛戰...
5月
中國國民革命軍在湖北隨縣(今隨州)、棗陽地區與日軍的作戰。最終,中國軍隊擊斃敵軍1.3萬人,先后收復棗陽、隨縣。日軍退回鐘祥、應山,恢復戰前態勢,隨棗會戰宣告結束,日軍未能達到預定的戰略目標。
5-6月
日軍發動宜昌作戰,意圖奪取宜昌、威逼重慶。棗宜會戰以日軍占領宜昌而結束,國民黨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殉國。此次會戰,日軍雖占領了宜昌,但未能擊潰第五戰區主力,而且自身也遭到中國軍隊重創。
5-6月
從1943年5月5日至6月18日,石牌保衛戰決戰階段歷時一個半月,日軍傷亡25718人,我軍僅傷亡一萬余人,并擊落敵機45架,炸沉敵艦122艘。這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以弱勝強,以較小代價取得較大勝利的一次著名戰役。
......
張自忠將軍
中國軍隊一次次用血肉之軀,遏制住日軍意圖肆意踐踏的鐵蹄,挫敗日軍入峽西進的部署,重創日方軍隊。
石牌保衛戰時,守衛在長江兩岸的第6戰區中國軍隊
在堅強不屈的抗爭中,中國人民迎來曙光。1945年8月9日,毛澤東在延安發表《對日寇最后一戰》,中國抗日戰爭進入全面大反攻。
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
8月27日,第六戰區部隊開始向武漢、應城、孝感、黃陂前進。
9月17日,第六戰區司令部到達漢口,進駐武漢市郊上智中學舊址(今武漢六中)。
9月18日,中山公園西北角設立受降堂。
1945年9月15日,《新湖北日報》報道我方受降進程。
受降當天,日本第六方面軍岡部直三郎向中國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蔚如簽下投降書:
“今謹收到,中華民國第六戰區司令長官中華民國35年9月18日六戰作命甲第一號命令一份,當全部遵照執行,并立即轉達所屬及所代表各部隊之各級官長士兵確實遵照……”。
受降儀式歷時9分鐘,曾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低頭繳械,簽名投降,全場歡聲雷動。
受降堂內會場的布置一如往昔。
這揚眉吐氣的日子,武漢人期盼了太久。那一天,市民把中山公園圍了里三層外三層,都想親眼目睹日軍投降場面。
漢口市民涌上街頭,慶祝抗戰勝利。
那時,被日軍占領長達7年的武漢,一片破敗景象。1945年9月2日出版的《新蜀報》這樣描寫戰爭摧殘下的“東方芝加哥”:市區斷瓦頹垣,到處盡是破敗影像,馬路坎坷不平,荒草雜生。
日本兵占領下的漢口市政府廢墟
武漢陷落后,日軍第6師團佐野支隊士兵戒備著漢口街頭的中國難民
70多年過去了,今天的武漢,正走在復興的大道上,向著國際一流城市邁進。武漢三鎮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人流熙攘,沐浴在和平陽光下,人們安居樂業,呈現一片祥和、繁榮景象。
長江江面 武漢晚報胡九思 攝
黎黃陂路 賈代騰飛 攝
沿江大道
也正因曾飽受戰爭創傷,中國人民才更懂得和平可貴。陳難即是如此,當年為保衛武漢而犧牲的兄長給她帶來的不是仇恨,而是促使她寫下那封感動世人、被后輩廣為傳閱的信件。
1938年4月29日,日軍航空隊出動幾十架最精銳的作戰飛機偷襲武漢,中國空軍迎頭狙擊。時任中國空軍第4航空大隊第21中隊飛行員的陳懷民,在身受重傷,油箱著火的情況下,沒有選擇跳傘逃生,而是駕機撞向敵機,壯烈犧牲,年僅22歲。
妹妹陳天樂與陳懷民感情極好,哥哥的犧牲,給妹妹帶來極大打擊,為此,她將自己名字改叫陳難。
陳懷民兄妹合影
與陳懷民遺體一同被打撈上來的,還有一封信件,也被交到陳懷民家人手中。
妹妹陳難打開這封信,發現是日文。原來,這是陳懷民撞機的日本飛行員高橋憲一的家信。寫信人是其妻子美惠子,信中,美惠子寫下了對丈夫高橋的思念:
我甚至有時想到,不做飛行士的妻子才好,做了飛行士的妻子,總是過著孤凄的日子。家里人無限掛念你,希望你好好保重身體。孩子總是睡得很熟的,這兩個孩子,每天是在大笑中過日子……
看懂信的內容后,陳難流下同情眼淚,她提筆寫下一封信給美惠子。這封信后來被連續刊載在當時報紙上,并譯成多國文字在武漢向全世界廣播:
高橋夫人美惠子女士:
……(原信介紹空戰情況從略)在高橋一件血衣口袋里,有一封纏綿悱惻的信,和一張端莊美麗的您的照片。我們的母親,只有傷感地凝望著漫不經心的江水和慘淡月色,讓慘痛的回憶敲打著她年老將斷的心弦。然而青春多情的你,片片櫻花也會引動相思。你也許能夠從悲慘的遭遇中,想想人類的命運吧!
懷明哥堅決地猛撞高橋軍的飛機,這不是發泄他對高橋的私仇,他和高橋君并沒有私人的仇恨,他們只是代表著,兩種不同力量而粉碎他們自己。他雖久已抱了為國犧牲,為正義奮斗的決心,而這事變的迅速到臨,卻給予我的刺激太大了。
我想到你的孤苦,想到你整天在笑著生活的兩個孩子,和你以后殘缺凄苦的生涯,我恨不能立即到貴國去親自見到你,和你共度友愛的生活,我絕不會因為你們國內的軍閥,對我們的侵略而仇恨你。
我深深的了解到,你們被那般瘋狂的軍閥壓迫的痛苦,不但我是這么想,我們全中國人都是這么想,目前我能向你說的是任何國家,若不能控制它瘋狂侵略的野心,這些悲劇是永不能休止的。
我和你也許都會有面向沙場,互為肉彈的一天,如果這恐怖的世界,殘暴的燒殺,烽火延綿到世界每個角落,不消說我們會再次演出同歸于盡的悲劇,即使是地球都有毀滅的一天。
既然這樣,你應該以愛護全人類,救自己,救人類的熱忱,來防止自己國內軍閥的跋扈,我們要使這兩個國家,以及全世界所有的國家,從侵略戰爭的悲慘命運中解放出來。
我是厭惡戰爭的,但我們中國是為抵抗暴力而戰,這種戰爭是維護正義和人道的,是值得歌頌的戰爭,這意義和貴國不同,如果貴國軍閥對于中國的殘暴行為,和強占中國領土的野心一天不停止,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也絕沒有一個人會屈服的。
末了,我要告訴你,我家里的父母和大哥都非常深切的關懷你,像關懷他們自己的兒女兄妹一般,不帶一點怨恨。
我盼望有一天,讓我們的雙手互相友愛的握著,心和心相印著,沉浸在新鮮的年輕人的熱情里。我們有理由為這個信念而努力,使我們的心靈永遠的合在一起,祝你為全世界的和平而奮斗。
陳難書于1938年5月31日
戰爭是殘酷的,但這封信表達了中華民族寬闊胸懷,和熱愛和平的美好愿望。正如她在信中所寫:“我失胞兄的心情,使我設身處地想到你失去高橋先生的心境。我絕不會因為你們國內軍閥對我們的侵略而仇很你。我深深了解你們被那瘋狂的軍閥壓迫的痛苦。”
1939年,周恩來看到這封信后這樣評價:“你哥哥陳懷民烈士為國捐軀,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你寫給日本美惠子的信,我看了,寫得好,不只是寫給美惠子的,也是寫給日本人民的。”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