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好像是進入了科技“寒武紀”,各種新的技術應用突然開始大爆發。
AI領域,從chatGPT點燃了全世界的熱情之后,這幾個月科技圈是一天也沒閑著。各家前沿公司好像軍備競賽一樣,超快速迭代更新著AI的性能。
5月11號,openAI公司的最強競爭對手Anthropic宣布,直接把AI的文本處理能力在GPT4.0的基礎上翻了十幾倍。也就是說,如果你把一家公司復雜的注冊文件、產品文件、財務文件給到AI,它能在一分鐘之內給出一份分析報告。
6月份,英偉達也推出新AI模型「神經朗基羅」(Neuralangelo),能將任意一段2D視頻轉換為高精3D模型。對于設計工作者來說,再也不需要從0建模,任何一個建筑、產業園、甚至城市,都能更簡單的創造出自己的數字孿生,可以說是將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無縫對接了。而這,僅僅只是英偉達6月將要發布的30多項AI的其中一個。
除了軟件,硬件領域也出現了突破。6月6日,蘋果在WWDC 2023大會上發布了“革新性的新產品”——初代MR頭顯Vision Pro,庫克表示這個產品,將帶領人類進入全新的“空間計算時代”。用戶可以將3D物體投影到真實空間中,這可能會徹底改變未來家居設計、裝修設計、戶型設計的工作方式。
未來已來,我們正在迎來一次生產力的大爆發。所有行業都將被快速而深刻的改變,房地產也不例外。僅僅是目前已經出現的新技術,就已經為房地產行業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01 短期看,AI對地產的改造
已經初現端倪
馬化騰說:“我們最開始以為人工智能是十年不遇的機會,但是越想越覺得,這是幾百年不遇的、類似發明電的工業革命一樣的機遇”。
AI就像100年前的電,是一個改造所有行業的發明,會帶來生產力的大解放。5年、10年之后會發生什么了不起的應用,現在無法想象,但就從近兩年的短期來看,AI會如何改造我們的行業,已經初現端倪。
一、地產產品的展示成本,可能不斷接近于零。
根據各大機構的分析,就像工業革命帶來了生產的規?;?,AI目前即將帶來服務的個性化和規模化。
過去,服務業一直都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因為服務就是1對1,很難規模化。例如,以服務為生的中介行業,過去的生存模式就是房源和客源的匹配,包括搜集整理信息、提供咨詢、帶看、成交后的簽約服務等等,一個人同時能服務的對象很少。但是通過AI技術的集成應用,能大大降低服務成本。戳我,消除浪費,讓無效成本“歸零”
從去年11月底ChatGPT發布以來,美國就已經有一些房產經紀人,開始使用AI輔助他們撰寫房源信息和社交媒體的帖子、計算復雜的費用、起草法律文件等等。
而通過最新的2D轉3D技術,房源VR的拍攝能大大提效,業主隨便上傳一段視頻,就能完成3D轉換;輔助高效完成房源端的信息介紹。通過生成式AI+虛擬人,則能滿足隨時隨地、完全個性化的線上咨詢,目前一些科技公司已經開始應用了。
例如,依托虛擬人形象打造的消費者體驗優化系統,虛擬人經過對話培訓,能夠在線上與消費者直接溝通,并可以通過攝像頭、麥克風收集客戶的面部表情、情緒信息來得到真實反饋,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將這部分技術應用于前端的客戶線索篩選,可能會大大提升商機的轉化效率。
而通過虛擬現實設備,能實現沉浸式的空間互動,客戶能真實的走進小區、房間,感受和現實世界等比例的空間關系。真正實現房產的產品展示線上化。甚至能進行裝修方案的沉浸式實景VR展示,隨意調整家具的空間大小。
對于新房銷售來說,案場的項目實體沙盤和分戶模型,可能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戳這里了解VR帶看,用酷炫技術呈現產品價值
二、AIGC將大幅降低,房企運營傳播成本
現在,幾乎所有房企都在發力線上營銷,但是往往遇到一些實際的問題。一是沒人,二是沒內容,三是成本高。
但是在AIGC和chatGPT技術的加持下,這些門檻都將大幅降低。
首先,虛擬數字人解決“沒人”的問題。很多房企做直播、做視頻內容,有表現力和感染力的主播是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好不容易培養出來了,這個IP資產也很容易隨著員工離職而流失。
而AI+虛擬數字人,不會辭職、24小時工作、不需要培訓,甚至月薪也只需要一次性的定制服務。甚至同一個IP的數字分身,能同時出現在所有地方,輸出不同的內容,介紹不同的項目。例如,潤米咨詢創始人“劉潤”如今的短視頻,已經全部由其虛擬人分身來完成,觀看者幾乎很難察覺和真人的區別。
通過打造數字人IP,營銷費用不再是一次性的消費,而是能沉淀為企業的“IP品牌資產”,不斷積累影響力,大大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
其次,AIGC能輔助解決“沒內容”和“高成本”的問題。6月12號,谷歌大手筆投資的Runway正式發布Gen2,實現了一鍵用文字生成視頻,這可不是那些偽AI做的素材拼接之類的簡單工作,而是像midjourney憑空創作出圖片一樣,憑空創作出從未有過的原創視頻。文案、圖片、視頻全領域的AI生成技術,徹底補齊了。
僅僅從現在的技術來看,AIGC根據品牌、產品或服務的特點和目標,自動生成各種形式的營銷內容,如廣告語、 口號、標語、海報、視頻等,并自動監測投放數據,調整內容的策略、方向和效果。這種場景正在變成現實。
很快,用戶只需一臺電腦,就能不斷產出短視頻,實現24小時直播、自動化的商機對接,成本更低、制作周期更短、人人皆可用。在提高營銷內容的創意、針對性和轉化率的同時,降低營銷成本。
三、任何房企,都能做社群和私域運營
5月份,美國網紅Caryn做了一個“AI版自己”,來和網友談戀愛,每分鐘收費1美元。根據網站上的介紹,結合Open AI的GPT-4技術,能夠“實現動態、獨一無二的互動,就好像你是在直接和Caryn本人聊天一樣。”并且24小時秒回消息,絕對不會鬧脾氣、冷暴力,或者已讀不回。僅僅在內部測試階段,這個Caryn AI創收就達到了7.16萬美元。
據Caryn本人預計,隨著Caryn AI上線,她的收入將達到每年6000萬美元,而且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
與虛擬數字人形象的結合,讓AI從聊天窗口升級成人與“人”的直接交流,他專業、精準、成本低、懂業務、知企業、全年無休,這不就是每家房企,都夢寐以求的“完美客服”么。
雖然目前還沒有房企聘用這樣的“AI客服”,但已經有房企將GPT-3應用到客服的后端平臺。
例如萬科通過和微軟Azure合作,將Azure OpenAI嵌入了萬科預警平臺。利用GPT-3模型從大量輿情、投訴、突發事件數據中提取特征,對客戶服務進行前置化處理。對于傳統人工模式容易忽略的零散客訴,Azure OpenAI模型能做到統一收集,精準分類,并進行預警。能夠實現“早發現,早處理”,防止輿情發酵及事態升級。
公開資料顯示,自試用Azure OpenAI信息監測服務以來,萬科預警平臺共觸發預警3792次,使投訴數據標簽準確率相較此前提升了5個百分點。通過AI進行過濾,能減輕人工判斷壓力,并把問題前置,把業務中事后補救的工作向事前處理的方式轉換。
四、數字員工將大幅降低房企的管理成本
2021年2月1日,萬科首位數字化員工“崔筱盼”入職,當年“她”在萬科催辦業務中的預付應收及逾期單據核銷率達到91.44%。由于突出表現,被授予了“2021年度優秀新人獎”。
而碧桂園的“黑燈辦公室”,能夠在無人狀態下,自動作業。通過模仿人類的工作狀態,在電腦、移動端自動執行簡單、重復、煩瑣、規則性強的業務流程。例如,自動處理企業大量的合同文本生成和校對。
這種AI工具,能幫助員工從初級、重復的煩瑣事務中解放出來,去做更高價值的工作。
甚至是一些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也可以利用AI輔助來提升效率和準確率。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批準了深圳市住建局開展建筑工程人工智能審圖試點。
2021年1月18日開始,深圳市住建局與相關科技公司達成合作,深圳市所有房屋建設類施工圖紙都將通過AI審圖系統進行抽查,深圳政府的監管部門和開發商陸續接入這套系統。而根據萬科的數據,集團住宅項目全面上線AI審圖后,一年內設計底線問題銳減80%,部分領域的審圖效率甚至是人工的七八倍。
未來,通過AI工具來降本增效,可能會成為房企控制管理費用的突破口。戳我,消除浪費,讓無效成本“歸零”
02 長期看
所有人都要準備好適應新時代
前陣子熱播的高分電視劇里,有一首詩《緩步》,開頭是這么寫的:
“打個響指吧,他說
我們打個共鳴的響指
遙遠的事物將被震碎
面前的人們此時尚不知情”
我們已經站在一次歷史轉折的奇異點,未來的一切都已經改變,而大部分人還沒有意識到。
汽車消滅了馬車夫,也創造了司機。對于馬車夫來說,在新技術出現的時候,最佳選擇,可能是趕緊去考個駕照。
目前來看,AI會快速替代幾類勞動,需要大家警惕。
1、簡單重復性勞動。
尤其是流程性、章程性等有固定標準答案的工作,AI的完成效率和準確度會比人優秀得多。就像程序員圈子里嘲諷的,“AI不是要取代程序員,而是要取消初級程序員”。對于每日周旋于上系統、跑流程的房企員工來說,可能真的需要思考一下未來的專業方向。
2、基礎交互服務。
雖然說AI無法取代人和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但是在我們日常的活動中,又有多少人際互動,真的涉及情感呢。比如銀行柜員、政府窗口、文旅導游,這類基礎的信息交換,AI的“情緒穩定”可能反而是優勢。
當AI帶看講解員,不需要培訓、不需要背銷講,絕不偷懶跳掉設置好的帶看流程,又能回應客戶所有的疑問,銷售之間的專業差距會被快速的抹除,“提供獨特的情緒價值”,可能會成為真人銷售無法取代的核心競爭力。
3、創意工作的技術環節。
不管是midjourney還是runway gen2,未來制作圖片、視頻等內容的技術門檻和成本都會大幅降低。各種內容會百花齊放,真正有價值的部分將回歸到創意本身。而這個部分,需要的是人的思想深度、想象力,和對世界的見識。
短期來看,AI或許不會成為人類的競爭者,但會成為新的人類競爭的衡量者。我們所有人,都要準備好去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