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計劃”,確保 5 年留下 100 萬大學生;實施“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開拓招商引資工作新路徑。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武漢的“雙百萬”引發代表委員熱議,紛紛建言獻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華元提出,籌建一座中國建筑博物館,作為中國建筑業堅定和弘揚文化自信的一個切入點。
陳華元認為,在當前建筑博物館數量太少、不成規模,領域太窄、不成系統,影響太小、不成品牌的情況下,籌建一座國家級的建筑博物館,至少有三個方面的重要意義:一是針對公眾科普中國建筑發展歷史和建筑知識,堅定文化自信;二是推動社會各界關注傳統古建筑特別是經典建筑,強化保護力度;三是展示中國建筑取得的最新成就和頂尖技術,引領前沿科研。
02
推動物業服務融入社區治理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茅永紅
這次參加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百步亭集團董事局主席茅永紅帶來了7件提案,5件與社區服務管理工作相關,其中關于推動物業服務融入社區治理,破解居委會與物業“兩張皮”問題的建議引人關注。
他建議,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居委會和物業“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物業公司按照居委會的管轄區域來劃分,居委會主任擔任物業公司總監,對物業服務質量進行監督檢查,協調居民與物業的矛盾;物業公司經理擔任居委會副主任,不拿報酬,不占編制,帶領物業人員成為社區工作人員。社區在企業的高平臺上,打破了條塊分割,整合了社會資源。
03
兩大國家級基地融合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馮丹
“國家存儲器基地、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都落戶武漢并啟動建設,但并沒有形成合力。”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馮丹建議,統籌推進兩大國家級基地充分融合,形成網絡安全產業集群優勢,確保武漢在國家存儲器和網絡安全戰略中處于領先地位。
04
實施“千企計劃”鼓勵反哺創新
全國人大代表馬新強
全國人大代表、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馬新強建議,從國家戰略的角度制定實施“千企計劃”,充分利用國際先進科技資源,反哺國內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05
大力支持武漢打造 “工程設計之都”
9名委員聯名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郭躍進牽頭,趙曉勇、馬敏、尹鎮龍、鄭軍、肖宏江、胡樹華、舒紅兵、陳涵霖等委員聯名向全國兩會提交提案:希望國家大力支持武漢市申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成為“工程設計之都”。
06
設“長江文化節”由武漢承辦
全國政協委員馬敏建議
“湖北是長江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武漢是長江流域的中心節點城市,具有弘揚長江文化的深厚基礎和有利條件。”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馬敏建議,打造“長江文化節(周)”,凸顯湖北、武漢豐厚的長江文化及其在長江經濟帶中的地位與作用,為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07
實行全部疫苗免費接種
全國政協委員楊占秋
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大學醫學病毒研究所所長楊占秋提出建議:對所有可以進行預防接種的疾病實行疫苗的免費接種政策,貫徹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思路。
08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統一編碼
全國政協委員馬力
全國政協委員、東風汽車公司高級工程師馬力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時呼吁,完善中央、地方、企業三級檢測平臺,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統一編碼制度,健全全行業監管機制。該提案的重要背景,源自武漢正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而該產業目前在全國存在電池質量參差不齊、行業產能接近過剩的問題。
09
加快加裝老舊社區電梯
全國人大代表孫東林
不少老人住在沒有電梯的老舊社區,腿腳不靈便的他們,面臨“上不去,下不來”的困境。全國人大代表、信義兄弟孫東林提出,加快加裝老舊社區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