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洪山區在鞏固好經驗好做法的基礎上,堅持學在經常、嚴在平常、融入日常,探索建立"六學模式",不斷打牢"學"的基礎,建立"常"的機制,把常態化制度化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取得了一定成效。
處方"導學"。緊密結合上級要求和重點工作,每月下發支部主題黨日工作提示,在原汁原味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的基礎上,根據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區學習教育專班以及各單位,通過舉辦座談會、培訓班,編印口袋書、小折頁,開辟宣傳櫥窗、網站網頁,制作廣告牌位、橫幅標語,建立qq群等多種方式開具學習"小處方",及時將講話精神、"紅色引擎工程"和"星級爭創"文件、"五老"典型和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納入學習主題,保證學習教育始終體現當前熱點、與時俱進。
領導"帶學"。區委常委班子率先垂范,引領純正學風,帶頭在共產黨人主題公園開展"主題黨日",帶動各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躬身示范、爭做表率。32個區級領導帶頭建立"七個一"聯系點,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區領導、常委服從支部安排、執行支部決定、尊重支部書記意見,以普通黨員身份帶頭參加主題黨日活動、講授專題黨課、開展專題討論。各級領導班子成員參加支部學習1780余人次,并采取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等多種方式開展班子集中學習3210余次,書記帶頭、班子成員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支部學習5680余人次。
聯組"互學"。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轄區單位、高校等各類資源為學習教育服務,組織轄區街道、社區與臨近單位、高校(院系)黨組織定期開展聯組學習,共過組織生活,共育黨員骨干。區檢察院"秦雨工作室"探索創設"流動法制課堂",持續開展"五進"(校園、社區、街道、法院、看守所)活動,受教青少年超過3萬人;獅子山街省農科院社區和來自省、市、區、社區四級黨支部的120名黨員干部開展聯組學習,開辟"主題黨日"新模式;珞南街與華中師范大學啟動"學城聯動、校地共建"項目,引導所屬社區與高校(院系)黨組織定期開展聯組學習,共育黨員骨干,打造"區校共建"新陣地。截止目前,全區各單位開展各類聯組學習530余場,參與學習人數達13200余人。
組團"送學"。由區領導掛帥,依托區委黨校、借助轄區高校資源,分三個不同層次組建"干部宣講團、專家宣講團、百姓宣講團",分別由處級領導干部到掛點的單位和二級單位進行指導宣講,高校專家學者和黨校教師分政法、城建城管、教育、文化衛生、區直機關、經濟等六個戰線進行覆蓋宣講,先進典型和模范人物深入基層群眾進行分享宣講,通過講述自身感人事跡,感動街坊鄰居在全區掀起了宣講熱潮。截至目前,"三級宣講團"共開展各類宣講112場次,受到黨員群眾一致好評。
平臺"訓學"。創新"微信平臺日訓、主題黨日月訓、區委黨校季訓"三類培訓載體,不斷豐富學習內容,筑牢"學"的基礎。改版升級"洪山組織工作"黨建微信平臺,對黨員學習軌跡進行全程紀實管理和"一站式"服務。嚴格落實"六必須、三納入"基本要求,下放"處方權",以理論中心組學習、民主生活會、"支部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制度為主要抓手,通過組織培訓、典型交流、警示教育、網絡學習等形式,在活動內容、流程上做好"+"文章。區委黨校通過建立公務員培訓班臨時黨支部,堅持主題黨日活動不放松,不斷提升培訓效果。實踐促"學"。結合部門資源進社區、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防汛救災等工作,廣大黨員干部在學習之余,積極亮承諾、當標兵,立足崗位展現干事創業、拼搏趕超的良好形象。扎實開展新一輪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全區3700余名在職黨員進社區,認領服務崗位3800個,完成微心愿900個,各職能部門和共建單位開展服務活動833場次,幫扶困難群眾1014戶。向37個薄弱社區(村)選派"第一書記",評選通報2016年度優秀"第一書記"10名。7月防汛期間,部分一線黨員采取成立臨時黨支部等形式,在防汛間隙開展學習討論,把"支部主題黨日"辦在了大堤上、安置點。(中共洪山區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