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165)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我們黨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我國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只有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國一道維護世界和平,中國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才能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這些年來,隨著中國快速發展,國際上有些人擔心中國會走“國強必霸”的路子,提出了所謂的“中國威脅論”,這既有認知上的誤讀,也有根深蒂固的偏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對國際社會關注中國發展走向的回應,更是中國人民對實現自身發展目標的自信和自覺。這種自信和自覺,來源于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來源于對實現中國發展目標條件的認知,來源于對世界發展大勢的把握。
中華民族歷來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中,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的堅定理念,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傳承和發展,也是中國人民從近代以后苦難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結論。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有和平的國際環境。沒有和平,中國和世界都不可能順利發展;沒有發展,中國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要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使國家更加富強,使人民更加富裕,依靠不斷發展起來的力量更好走和平發展道路。
一個國家要發展繁榮,必須把握和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反之必然會被歷史拋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什么是當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陳舊邏輯。”當今世界,殖民主義、霸權主義的老路是走不通的,只有和平發展道路可以走得通。不能身體已進入二十一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過去,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里,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內。
(166)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來之不易,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經過艱辛探索和不斷實踐逐步形成的。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始終高舉和平的旗幟,提出和堅持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確立和奉行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了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的莊嚴承諾,強調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我們在政策上是這樣規定的、制度上是這樣設計的,在實踐中更是一直這樣做的。和平發展道路對中國有利、對世界有利,我們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堅持這條被實踐證明是走得通的道路。
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只有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各國才能共同發展,國與國才能和平相處。中國決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來發展自己,也決不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任何國家不要指望中國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任何人不要幻想讓中國吞下損害自身利益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