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南宋前期
岳飛氣壯山河,寫就愛國名篇。
他的詞作,首首與抗戰相關,字字珠璣,尤其這首“壯懷激烈”的《滿江紅》,光昭日月,氣吞山河,成為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
16 《滿江紅·怒發沖冠》
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陸游“亙古男兒一放翁”——抒壯志未酬之幽憤
其詞主要內容是書寫愛國情懷,抒發壯志未酬的幽憤,多將理想化成夢境而與現實的悲涼構成強烈的對比。陸游詞風格多樣,最具特色的是慷慨雄渾、蕩漾著愛國激情的詞作。
17 《釵頭鳳》
陸游
紅酥手,黃滕酒,
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浥皎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18 《訴衷情》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張孝祥——駿發踔厲
上承蘇軾,下啟辛棄疾:以蘇軾為榜樣,詞寫的豪情萬丈,其詞“豪壯典麗”并不局限于一種文風,而尤以忠憤悲慨的愛國詞為世所名。
19 《六州歌頭》
張孝祥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
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
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
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
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
笳鼓悲鳴,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
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
干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
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
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辛棄疾——“詞中之龍“
拓寬詞的內容和題材,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辛棄疾在詞史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于內容的擴大,題材的拓寬,其詞題材廣闊又善于化用典故入詞。
20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劉過——“詞多壯語”,感慨國事、大聲疾呼
詞中寫“平生豪氣,消磨酒里”處甚多,但更能代表劉過詞特色的是感慨國事、大聲疾呼的作品,這些作品都寫得慷慨激昂,雖偶有粗率之處,但風格豪放,卻是劉過詞的本色。
21 《糖多令》
劉過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
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系船猶未穩,
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不?
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
終不似、少年游。
南宋晚期
姜夔——“幽韻冷香”
建立起新的審美規范,他是一個既能填詞又能譜曲的詞人,詞境獨創一格,藝術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也別出心裁。他的貢獻主要在于對傳統婉約詞的表現藝術上進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審美規范。
22 《揚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
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后:
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
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
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23 《踏莎行》
姜夔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
分明又向華胥見。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后書辭,別時針線。
離魂暗逐郎行遠。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吳文英“芬菲鏗麗”——打破傳統的層次結構方式
他被稱作“詞家李商隱”,師承周邦彥,重格律、重聲情、講修辭、善用典。有《夢窗詞集》一部,其詞具有打破傳統的層次結構方式、轉換自由、跳躍性強、現實與想象雜糅的特點。
24 《唐多令》
吳文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諢熕鳌?/p>
燕辭歸、客尚淹留。
垂柳不縈裙帶住,
漫長是、系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