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存在著與他人的競爭。在競爭中,難免會有摩擦與沖突。心胸寬闊,以德報怨,后一定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當他人對你無理指責或傷害時,你只須毫不在意地笑笑,千萬不能以牙還牙。如果這樣,兩方的爭斗將是無休無止的,因為每個人對對方的打擊對都是加倍的,長此以往,定會兩敗俱傷。反之,我們若是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想一下,他們的所作所為也是一時憤怒。 我們以寬闊的心胸面對他們,不計自我得失,他們便會感到愧疚。在他們危難時,我們再懷著一顆仁德之心傾囊相助,會令對方在驚訝的同時對我們產生無比的敬仰。因為這種高尚的行為是他們難以啟及的,在他們感到自愧不如時,我們也會輕而易舉地贏得別人的尊重。
回想古今,有多少人以德報怨,最終成為道德的典范。春秋時期,廉頗對藺相如得到的賞賜不滿,每一次上朝時都用車隊攔住藺相如。有一次,趙王聽說此事,質問廉頗,藺相如不但不落井下石,還為廉頗辯解。自此有了“將相和“的美談。假如藺相如不留情面,大力反擊,結果便會是兩敗俱傷。因為他們心胸寬闊,以德報怨,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相反,有些心胸狹小的人,他們的行為與行動都為世人所不齒。周瑜感嘆“既生瑜,何生亮”最后落得個中箭身亡的下場;朝鮮面對韓國的挑釁勃然大怒,竟然下達總攻的命令,最終引發了朝鮮戰爭;日本從唐朝學習文化,卻不能忍受中國的富饒,進而侵略中國。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他們就如同一只狂怒的野獸,無論誰觸碰了他們一下,就要將對方置于死地,這樣的行為是不理智的。我們要克制自己,不要做出這樣的行為,而應心胸寬闊,以德報怨,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高爾基說過:“你一只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腳上。“我們應該做一棵這樣的紫羅蘭,既寬容又大度,心胸寬闊,以德報怨,最終一定會得到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