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司的晨讀,學習了《論語》先進篇第十一,學習后有三點印象深刻:
一、孔子選用人才的原則是“先進于禮樂”,指的是選先禮樂而后做官的人。在西周時期,人們因社會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貴族、平民和鄉野之人的區分??鬃舆@里認為,那些先當官,即原來就有爵祿的人,在為官以前,沒有接受禮樂知識的系統教育,還不知道怎樣為官,便當上了官。這樣的人是不可選用的。而那些本來沒有爵祿的平民,他們在當官以前已經全面系統地學習了禮樂知識,然后就知道怎樣為官,怎樣當一個好官。我認為這和現在國家選用干部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原則是一個道理。
二、關于子路和冉有就“聽到后就要行動嗎”向孔子提問??鬃咏o予了不同的回答:“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聞斯行之”。我理解的是:孔子以此告誡我們,對于遇事愛逃脫的人聽到后就要行動;對于能力強但心思勸慎密的人,遇事最好多聽聽別人的意見然后再行動。同時也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團隊的領頭人,要了解團隊成員特別是骨干成員的性格特點、優缺點,發掘團隊的最大潛力。
三、“不踐跡,亦不入于室”:本質善良但沒有經過學習的人如果不沿著前人的腳印走,其學問和修養就不到家。所以我們無論學習還是工作,都要腳踏實地、立目標、找標桿,做對國家對企業有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