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讀了學而篇,通過譯文的學習,有四點體會跟大家分享一下: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說:"學習了然后按時復習,不也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心得:知識在于積累,常常復習和溫習原有知識,會增加知識儲備,當用到這些知識自己能夠游刃有余的時候,會很有成就感。對于做造價咨詢的同事,需要積累各方面、各專業知識,這樣等到面試、答辯、述職、比賽、跟甲方匯報等工作場景的時候,你的專業知識會讓你收獲別人對你的稱贊和認可。同時,工作當中耀處理好與別人的關系,跟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也是一件樂事。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達室不習乎?”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實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講信用呢?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心得:吾日三省吾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為人謀而不忠乎?我理解為對待工作的態度,要人前人后一個樣,工作要扎實不偷工減料,不敷衍塞責。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與同事和朋友交往要誠心誠信,不輕易許諾,輕諾必寡信。可以做了再說,不要說了再做。傳達室不習乎?對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要經常推敲復習及消化。
工作中、學習中,遇到好多專家、學者、名師,他們的講座、講稿、公眾號好文,都值得反復學習和琢磨。從而來提升我們的技能。做完每一個項目或者每一份工作,我們都需要沉下心來進行復盤,總結失敗的經驗、成功的做法等等,為我們下一個項目做好扎實的基礎。
3.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譯文: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于義;這種符合于義的信約諾言,才能去實踐、兌現。恭敬,要符合于禮,這樣做就能避免恥辱。所依靠的,應當是親近自己的人,只有這些人才是可尊崇而靠得住的。”
心得:造價咨詢行業,誠信為本,講信用是每個人的基本素質。對于不講信用,屢次損我的人不必要信守諾言,我們可以善意謊言應付之,遠離這類人。同時,我們要尊敬自己的業主,自己的領導,但是得恭敬他人要有度,不必卑躬屈膝委曲求全,對得地方我們遵照,不對的地方我們應該也要主動提出意見,保持自己思想的獨立性。碰到棘手的事情,處理不好的事情,我們要積極的與公司領導溝通,你再公司上班,關鍵時刻還得靠自己人,靠強大的公司后臺。
4.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譯文:子禽問子貢:“我們老師每到一個諸侯國,一定會了解那一國的政事,是他自己求來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是靠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來了解政事的。也可以說是求來的,但是老師求得的方法,大概與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心得:學問學問,邊學便問。孔子憑著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的學習精神,不辭勞苦走訪了解不同諸侯國的政事。讓我明白了孔子的學問是怎樣得來的。我們應該向其學習,知識的來源有很多方面,網絡、同事、老師、書籍,微信甚至抖音等等,我們在提升自己的道路上,一定要孜孜以求,目標堅定,為自己選擇的道路執著地走下去。